• TVT体育





  • 入冬了!懂点养生规矩 ,较冷的三个月少生病~

    发布时间:2023-11-15 浏览量:757

    冬三月,始于立冬。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 ,也是冬季的开始 。立冬意味着天气寒冷,阳气潜藏,阴气盛极,万物收藏 。中医认为,立冬开始 ,养生应当遵从自然界闭藏的特点,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,保养阴精,潜藏阳气,还要防止寒邪的侵袭。


    01饮食养生

    首先,冬季饮食养生应遵循“秋冬养阴”“无扰乎阳”“虚者补之 ,寒者温之”的原则  ,即要少食生冷,适当温补,一可祛寒,二可补益阳气之不足 。但也要记住 ,不可一味呆补、过补。

    其次,冬季也要适当补益肾气。味咸的食物能入肾 ,色黑的食物能补肾。诸如黑芝麻、黑豆、黑米等都能补益肾气,食用时可用盐等咸味之品加以调和 ,使之入肾。但咸味之品不可久食多食 ,易伤津血。冬季也要注意饮水充足,以防止体内水分不足,导致皮肤干燥、便秘等。饮水的温度以温热为宜,不要喝过冷或过热的水。

    此外,这6种适合立冬开始吃的蔬菜也不要错过——

    1.白萝卜:冬季之时,人体阳气藏于内 ,阴气充于外,容易郁闭而生痰火 。白萝卜性味辛甘 ,性凉,能顺气消食、化痰止咳、生津润燥 ,冬季经常吃白萝卜可以有效地调理肝火虚旺,清肺热,利肝脏。白萝卜能起到宽肠通便、理气化痰、清热生津的功效,利于脾胃运化,消化不良或者便秘的朋友们冬季吃萝卜是很好的食疗选择 。

    2.木耳:民间有冬令吃木耳滋补的习惯。有滋补健身功效,因其活血祛痰、减低人体血液凝块,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、冠心病有一定帮助 。

    3.白菜:白菜是冬季常见的蔬菜之一,也是有营养的蔬菜之一。白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、维生素K 、钙、铁、钾等矿物质,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,预防感冒 ,防止出血,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健康 ,调节血压,促进新陈代谢等。白菜还含有大量的水分和膳食纤维,能润肠通便,防止便秘 ,清除体内毒素 。

    4.南瓜 :南瓜性味甘平,入脾、胃经,富含维生素A、C和纤维素,具有补脾益气 、消食利尿、降血压、调节血糖的功效,对于增强肺功能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。

    5.洋葱:性味辛温,入肺经。洋葱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和挥发油 ,具有刺激消化液分泌、改善肠道功能、预防感冒的作用。此外 ,洋葱还有抗菌、抗炎、解毒的功效。

    6.莲藕 :冬藕补人,冬天上市的莲藕营养十分丰富,对心脾的补益作用特别突出,还可入肾 ,是年老体虚者的理想营养品 。另外,由于冬藕性温燥滋补,较难消化 ,用冬藕入汤时,可配点绿豆一起煲,去其温燥 ;做菜时可加点食醋或者搭配性寒凉的青菜一起食用 。但对湿热体质的人而言,则不宜多吃。


    02预防季节病

   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 、心脑血管疾病 、关节炎等常见病的高发期,要注意预防和及时治疗。

    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寒邪侵袭肺卫 ,导致肺气不畅 ,咳嗽、喘息 、鼻塞、流涕等症状,要注意保暖,避免受凉,多吃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,如大葱、大蒜、生姜、芥末等 ,也可以用生姜红糖水、薄荷茶、桔皮茶等饮品驱散寒邪 ,缓解症状。

    冬季多发病中危险的,莫过于心脑血管急症。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寒冷刺激,导致血管收缩 ,血液黏稠 ,血压升高 ,心脑供血不足 ,出现胸闷 、心悸 、头晕、偏瘫等症状。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 ,在立冬后要注意避免情绪激动,控制饮食 ,少吃油腻、咸辣的食物 ,多吃一些降压、活血的食物,如芹菜 、山楂、葡萄等,也可以用冬瓜皮茶、菊花茶 、枸杞茶等饮品清热利水,降压安神。同时需密切观察身体状况,一旦出现心悸、胸闷 、胸痛等不适时,应立即就医。

    由于天气寒冷,寒湿痹证多发,关节炎 、肩周炎、腰腿疼痛等病易发作,老年朋友情况尤甚。此人群要注意保暖,避免潮湿,多吃一些温阳祛湿的食物,如羊肉、桂圆、红枣等;也可以用姜汁红糖水、桂枝茶 、艾叶茶等饮品温经散寒,祛湿止痛;还可用艾灸局部穴位 ,或熏烤痛处,减缓寒气侵袭 ,逐渐缓解疼痛。


    03精神养生

    冬季是万物休息的季节 ,人体的阳气也随之潜藏于内 ,所以精神养生要做到“使志若伏若匿 ,若有私意 ,若以有得”,即保持心情平和 ,避免情绪波动,含而不露,不要过于外露,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。同时,冬季阳气收敛 ,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较慢 ,容易导致疲劳,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 ,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 。

    此外 ,冬季要早睡早起 ,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,有利于阳气的收敛和阴精的蓄积,有助于调整生物钟 ,提高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。若睡眠过晚 ,则易耗损阳气,使阳气潜藏不足,春日升发不利 。同时,半夜寒冷,晚睡熬夜易受寒而患病。

    回到顶部图片




  • XML地图